院长专栏

正在路上:面向成年观众的中国动画

发布时间:2016-11-16

中国动画创作长期以来主要针对未成年人尤其是12岁以下观众,总体上呈现低龄化现象,这使得作品种类趋向单一,而且真正能获得市场认可的优秀作品较少,难以积累品牌效应。近年来,随着《十万个冷笑话》《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画江湖之不良人》等作品的出现,“成人动画”的市场潜力正在释放,面向成年观众的动画创作问题也引起业内关注。

       成年人不在动画观众之外

       所谓“成人动画”,在我国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话题,因为对它并未形成一个精确又科学的定义。

       从字面上讲,“成人动画”应该是面向成年观众,即面向18岁以上观众的动画作品。那么,什么样的作品适合18岁以上观众观看呢?对于文艺创作而言,这很难界定,并不能简单地仅仅以是否涉及性与暴力为标准去衡量,比如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红楼梦》,究竟适合成年人还是少年儿童阅读呢?有人认为它们涉及性与暴力,属于成年人读物,但它们也分别被列入初中和高中的语文课外必读书籍。

       从认知程度而言,由于某些国家如日本的“成人向”动画往往内容庞杂,各种所谓“重口味”作品充斥其中,而日本又是动画输出大国,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了我们对于“成人动画”一词的偏见甚至禁忌。

       其实,中国动画自诞生以来,创作者并没有把成年观众排除在外,成年观众一直也是中国动画创作的服务对象。1941年的《铁扇公主》就富有政治隐喻意义,起到了鼓舞和宣传抗日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闹天宫》也不是低龄化动画片,它制作精良,既符合孩子的口味,也打动了很多成年观众。

       但是,由于对动画片教化功能的格外重视,较长时期内,从主管部门到普通观众都存在“动画是做给孩子看的”这一观念,窄化了创作思路。上世纪80年代以后,类似于《过猴山》这样纯娱乐性的动画和《山水情》这样艺术化的动画都渐渐变少了,动画创作导向进入了“初中以下”的怪圈,真正有个性的作品囿于环境和观念难以脱颖而出。

       简单粗糙、幼稚肤浅一度成了国产动画的代名词,中国动画和少儿节目几乎画上了等号。伴随着动画片长大的“70后”在成年后兴趣逐渐转向了美国和日本的动画,因为美国合家欢式的动画能兼顾成年人的欣赏趣味,让家长和孩子在影院里同乐,日本动画的市场细分能让很多成年人找到符合自己趣味的动画作品,产生共鸣。而我们的动画电影却屡屡出现“孩子看,大人睡”的状况,这期间虽有《我为歌狂》等作品尝试,但总体上动画低龄化的倾向比较突出。

       成年观众需要怎样的动画

        进入21世纪,随着新一代动画人的崛起,以成年人为主要受众或综合考虑到成年观众的作品开始不断涌现,其中较为典型的有《十万个冷笑话》《秦时明月》《魁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画江湖》系列等。尽管在技术、故事、人物及思想上还处在探索阶段,但有一点需要肯定:这些作品逐步扭转了中国动画低龄化的态势。当代中国成年观众需要怎样的动画作品?创作面向成年观众的动画作品要考虑哪些因素?

       由于成年观众对社会和人生已经有了一定认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所以在进行动画创作时首先应当考虑到“看动画不是被动地受教育而是由作品激发一种主动式思考”,如宫崎骏作品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士郎正宗作品中对于科学技术的思考等,都是让观众自己体会,而非直截了当告诉观众一个必须获知的道理。与未成年人面对的世界相比,成年人所面对的社会复杂得多,这使动画作品能从不同的点上与观众发生精神上的沟通与交流,如《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之所以能在成年观众中引起广泛好评,就是因其借助老人物和新故事,调动了观众内心有关“初心”的思考。

       其次,成年观众在欣赏作品方面已有了一定积累,不是随便就能“哄着玩儿”,他们喜欢的作品一般具有这些特点:格局不能太窄、情节细腻考究、人物丰满立体、配音有辨识度、故事较深刻而有层次、传达思想不能生硬、音乐耐听。一部能让成年观众产生共鸣的动画作品至少得具备上述特点的几项,如《十万个冷笑话》以“无厘头”的方式表达一种文化解构,其中的笑点是有网络交流经验和一定文化记忆的人群才能体会到的;再如《画江湖之灵主》,除了精致的细节制作外,情节设计也较严谨,既符合情理又合乎逻辑,人物有层次感,主要角色随着情节演进在变化,逐步引出“过去已成事实,如何面对新的生活,面对一个需要自己去好好珍惜的人”这一人生命题;有宏大历史文化背景的《秦时明月》则以现代人的眼光和动画的形式来审视和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针对成年人的动画创作前景

       当成年观众想看的内容被动画创作者以适当的方式表现出来,作品赢得口碑就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这也说明动画在本质上并没有所谓“少儿动画”“成人动画”的区别,而是我们曾经的观念误区在作怪。

       动漫市场的大门永远是为好作品而打开的,“70后”“80后”“90后”已经成为动漫消费主力,让他们认可并称赞的好作品近年来陆续涌现,包括网络在内的各种渠道也在建构良好的氛围,促使动画创作向更广阔的领域推进。

       以网络动画中较为活跃、深受粉丝称赞的《画江湖之不良人》为例,本片以五代十国为背景,用武侠的形式演绎故事,塑造了大量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加之精良的配音和音乐,已经开始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不仅动画推出了第二季,而且制作了真人版网剧、舞台剧和手游等,同样收获了不错的口碑。

        可以说,比起前些年美、日动画一统江湖的局面,如今的国产动画似乎已经找到了突破口,大批成年观众正成为推动中国动画产业振兴的支持者。由此,动画人在创作上更应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无论是以古代文化和历史作背景,将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等思想融汇于动画作品中,还是表达现代中国青年人的所思所感,将现代文明中的平等、权利、法治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体现在动画中,都要立足于讲好“中国人自己的故事”。从中国国情出发,抱着严谨和审慎的创作态度,相信在曲折的求索后,中国面向成年观众的动画会迎来收获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