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2017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落幕 基层文艺队伍彰显活力
发布时间:2017-08-14“剧目思想内容积极向上,参演院团深受鼓舞。”“奏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剧目有质量、有特色、有追求,反映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形式多姿多彩,让我们感受到一支支战斗在基层的文艺队伍昂扬向上的活力。”历时近一个月的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近日在北京落下帷幕。7月31日,文化部艺术司在京组织召开基层戏曲院团艺术创作专题研讨会,与会专家感叹于基层院团旺盛的创造力,并为今后的创作方向、地方剧种的传承发展把脉开方。
参演剧目有声有色、成绩斐然
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汇集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2台剧节目。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无论是作品选材还是艺术质量,此次会演都比上一届有所提高。
由青海省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秦腔现代戏《尕布龙》让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康式昭感动不已。“这部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而成的剧目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我这个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是把它作为‘党课’来欣赏的。”他说。
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赵伟明用“有高度、有温度,唱得响、留得住,有源头、有创造”来形容会演剧目。他认为:“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可谓硕果累累、有声有色、成绩斐然。会演高扬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有力激发了基层院团的艺术活力,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的务实一步、关键一招。”
“会演剧目体现了基层院团在保护剧种独特风格上的自觉和努力。舞台简朴大方,唱腔、音乐原汁原味,并聘请前辈艺术家对年轻演员进行表演指导,如《布衣张澜》由但志生先生带领年轻演员同台完成角色塑造。在创作经费相对较少的基层院团,扎扎实实做好剧种本体的坚守,令人敬重。有些剧目在特定场景表演中成功创新,如《苏秦还乡》中的‘盗钱’一幕,程式运用细腻生动,充分展示了基层院团在继承基础上的蓬勃创作力。”国家京剧院创作中心副主任彭维说。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认为,会演中的大部分作品是新创作品,代表了基层院团旺盛的创造力,显示了戏曲与时俱进的艺术宗旨。特别是基层院团的创作贴近生活和百姓审美,在当前大力倡导戏曲进乡村的行动中,他们用自己的艺术实践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基层院团就在这里,他们是戏曲与最广大观众交流的排头兵,他们用切实的艺术创作奉献观众、弘扬时代精神。
小戏创作贴近生活、生动活泼
为鼓励小戏创作,展现小戏贴近现代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特点,本次会演首次安排4台小戏组台参演。这些短小精湛、生动活泼的小戏,不仅受到观众欢迎,也赢得了专家肯定。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小戏《喝三秒》,让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名誉会长谭志湘印象深刻。“《喝三秒》戏虽小,却真实反映出生活中存在的关系党风廉政的重大问题。在演出形式上,充分发挥彝剧优势,载歌载舞、活泼多变,特别是彝族跳脚舞的融入极具民族色彩。编剧、导演、演员等主创人员都是彝族艺术家,饰演‘大爹’的演员表演张弛有度、夸张幽默但不失生活质感,收放分寸拿捏适度。”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小菊说,此次会演的小戏创作轻松幽默,深受观众喜爱,接地气、有人气、扬正气。“戏曲不但要震撼人心,还要令观众喜闻乐见,观众才愿意看,才有市场,才能走得更远。”李小菊如是总结。
切实增强院团市场竞争力
多年来,基层院团在并不算优越的环境中,不忘戏曲传承发展的责任与担当,用对舞台艺术的执着,彰显戏曲千百年不绝如斯的追求。但经费有限、人才缺乏的问题不解决,基层院团的力量就难以壮大,戏曲传承发展就会受阻。
“近年来,一些创作者抛弃了戏曲‘以人为本’的优良传统,一味追求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把舞台搞得辉煌绚丽,却给表演带来了诸多限制。要知道,基层院团常年扎根农村和城镇,能使用的舞台条件有限,高昂的设施根本无法施展。”戏曲专家周育德表示,希望基层院团更加积极、有创造性地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的优良传统。
“为了保证戏曲的表现力、感染力,纯音乐段落采取放录音尚可理解和接受,但唱腔放伴奏录音甚至假唱,这就无法忍受了。”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主任谢振强尖锐地指出,戏曲艺术是现场艺术,需要演员、乐队与观众进行现场情绪互动,放录音是对观众的极不尊重,应该杜绝。
通过此次会演,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静波加深了对“政府购买、送戏下乡”的思考。她说:“该模式的初衷是让基层百姓有戏看,从现实来看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院团的创作导向‘只看政府’。可以考虑更新购买模式,让观众的评价反馈与院团所得政府资助挂钩,观众用脚投票的好作品得到更多资助,使院团增强市场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