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7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与传统的物质产品生产为基础的产业不同,文化产业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产业,人才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必须对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发展定位、发展趋势、发展定位等关键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国正处于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阶段;文化产业正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使文化消费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总量、结构、素质等方面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现有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不适应人才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本项研究通过研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特征与类型,掌握我国文化产业及人才队伍现状,首次构建了文化产业三类人才的素质模型,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需求的重点,深入研究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问题,同时,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明晰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目标,探讨政府、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各类主体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各自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案与实现路径,力图构建符合市场需要的、能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一个包含理论创新、体系设计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认为,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共同构建实现路径。

文化产业人才快速健康成长需要政府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政府需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政策等手段进行间接管理、指导和监督。具体来说,政府在构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要突出创意的核心地位,重视人才和资本的力量,培育创意企业家和专门人才;要推动制度创新,健全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要采取强有力的财税扶持,多渠道解决融资瓶颈,营造文化产业人才发展的有利环境。要抓好政策和战略制定,通过科学合理的人才战略规划来指导学校、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的工作。同时,政府也要扮演好评估者的角色,及时纠正文化产业人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加以改进。

高等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需要教学创新,科研提质。开培养人才之先、课程改革之先、社会服务之先和国际化人才之先。职业教育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需要以实用为基础,专注于培养人才的实用技能,以需求为标准,专注于跟踪企业需求。

企业是推动文化人才素质提高的主要力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通过生产和经营活动,在竞争中不仅创造和实现社会财富,而且也是先进技术和先进生产工具的积极采用者和制造者,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整个文化产业人才素质的进步。企业文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形成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做到从胜任能力出发,构建一整套从人力资源规划到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基于胜任能力的继任计划的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组织将继续教育、终身教育融入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当中,将社会组织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方面的灵活性融入到地方学校、企业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日常决策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文化产业人员的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打造文化人才知识分享平台,形成人才培养的良性互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促进文化人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