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什么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附第二批申报指南)

发布时间:2020-05-27

为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大力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9年发布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乡村旅游重点村应具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严格的发展规划、成熟的旅游产品体系、可复制的推广经验,且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要较为完善等条件,且符合文化和旅游发展方向、资源开发和产品建设水平高、具有典型示范和带动引领作用等特点。让我们看看已公布的320个乡村都有哪些特点:

一是地域结构上呈现东西两轴分布。以长江源头的云贵川地区和长江下游江浙沪地区入选乡村最多。云贵川地区乡村旅游大多依托于自然景区,而江浙沪地区乡村旅游多以农业体验为依托,这也与我国江浙沪地区城市化高,乡村游多为满足城市人口农村休闲体验需求,而云贵川地区多优质自然景区这一特点相吻合。

image.png


二是农业和自然资源双轮驱动成为乡村旅游的主要依托。入选乡村主要以自然资源和农业生态体验为依托,分别占总体的41%和43%,另外还有16%是以民族、民俗和红色文化为依托。如商洛市商南县金丝峡镇太子坪村紧邻金丝大峡 谷国家森林公园,依托茂密的植被和秀丽的自然景观成为天然氧吧,张家港永联村以现代农业为依托,形成了农耕体验、耕织打渔的特色农业体验,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村。

三是景村联动成为乡村发展旅游的重要动力。加强村内景区建设,加深村外景区合作,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入选乡村中,有95个乡村被评为A级景区或位于景区之内,其中3A级有35个,4A级有47个,5A级有15个。依托乡村内及周边优质景区资源,背靠景区“大树”,不仅可以解决乡村旅游的客源问题,还能利用景区吸收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如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下叶村、中卫市沙坡头区迎水桥镇沙坡头村都在当地景区的辐射下,享受到了旅游带来的红利。

四是旅游扶贫成为乡村产业扶贫的重要模式。旅游具有强大的市场优势,具有新兴的产业活力,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通过旅游+扶贫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带动当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在贫困程度比较深的“三区三州”,如临夏州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凉山州昭觉县支尓莫乡阿土列尔村,都在积极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带动了当地农产业、手工产品的销售,并通过农家乐等形式让农民能够直接进入第三产业,既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也提高了贫困人口收入,实现了脱贫致富。

五是农业与研学教育、度假康养等深度融合是乡村旅游发展新方向。通过加深农业资源其他各类旅游服务类型深度融合,为游客提供知识型、体验型、康养型等多种旅游体验,为乡村旅游发展带来了新活力,如蓟州区毛家峪通过彩弹射击场、山地体育运动公园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户外游乐体验;哈尔滨市宾县友联村建设了寒地温泉、欢乐水世界、梦幻雪国等休闲体验馆,成为了冬季康养旅游的好去处。

今后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的扶持,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建设,在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国农业银行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建设的通知》中提到,未来5年中国农业银行将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信用额度,用于支持乡村旅游重点村的旅游开发,以支持全国乡村重点村发展提升。文化和旅游部同期也会对乡村旅游重点村开展宣传推广、人才培养、创意下乡等工作,以加强全国乡村重点村提质升级。

今年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遴选工作已正式开展,相比去年遴选通知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在总结第一批全国乡村重点村遴选工作经验基础上,制定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方案》并进一步完善了遴选标准,本次申报重点村应符合以下遴选标准:

  1.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开发合理。有一定规模或独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资源类型丰富,组合关系良好,观赏游憩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融合度高,能够体现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和自然风貌,乡村旅游开发主题定位明确,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

2.乡村文化传承保护、转化发展较好。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遗迹等文化遗产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应有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度和措施。有文化展示体验空间,能够提供村史展示、文化展览、主题讲座、互动项目等丰富的文化展示体验内容。能够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建筑、景观设计,新建建筑与原有风貌协调统一,重塑诗意闲适的人文环境。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较高,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农民精神风貌较好,展现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3.旅游产品体系成熟、品质较高。已开发出观光度假、农事体验、民俗文化、休闲游憩、乡村民宿、特色美食、节庆活动等类型多样、具有独特风格的成熟旅游产品。旅游产品开发与乡村特色文化资源结合紧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能够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和符号元素,开发艺术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和旅游商品。

4.民宿建设主题突出、规范有序。能够依托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乡村民宿,注重创意设计,凸显地域、民族文化特色。尊重原住居民生活形态和传统习惯,防止大拆大建、千村一面和城市化翻版、简单化复制。环境整洁舒适、设施设备完善、服务接待规范。

5.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严格规划建设管控,有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或具体措施。村内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要求,不造成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破坏和其他公害。乡村建设与地形地貌有机结合,融入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要素,彰显优美的山水格局和自然景观特色。人居环境良好,村容村貌整洁,有必要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6.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完善。外部交通通畅,进出便捷或具有旅游专线,交通标志、路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完备,内部游览线路设计合理,与景观环境相协调。有信息咨询、智慧旅游、旅游投诉、宣传展示、公共休息、便民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村内公共厕所布局合理,数量能够满足需求,标识醒目美观,环境干净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管理有序,经营场所服务规范,服务人员文明礼貌、仪容得体。

7.体制机制完善合理、运营高效。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能够整合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力量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村民能够以土地、林权、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要素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收益分配机制科学,能够有效保障村民合理收益,脱贫致富效果较好。

8.带动创业就业、经济社会发展等效益明显。能够较好吸纳本地村民就业,开展乡村旅游培训,提升村民综合素质。采取积极措施,吸引大学生、返乡农民工、专业艺术人才、青年创业团队等能人创客返乡创业,带动乡村旅游产品、模式、业态创新。利用多种媒体和渠道开展宣传推广和营销,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升乡村整体形象。能够在宣传营销、预订交易、管理服务等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通过发展智慧乡村旅游助力数字乡村建设。

具体申报信息如下:

附《2020年关于开展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建设工作的通知》全文或附件